阐明籼稻粳稻杂种花粉不育分子机制 我科学家破解水稻生殖隔离之谜
【科技前沿】光明日报北京7月27日电(记者杨舒)粳稻和籼稻是水稻的两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【科技前沿】
光明日报北京7月27日电(记者杨舒)粳稻和籼稻是水稻的两个亚种,二者之间存在生殖隔离现象——杂交后得到的植株,其花粉常常严重不育,影响正常结籽。这一问题长期困扰着水稻育种家。近日,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万建民领衔、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和南京农业大学合作的科研团队,鉴定并深入解析了引起杂种花粉不育的最主效基因位点,破解了水稻生殖隔离之谜,为培育更高产量的杂交水稻品种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撑。
万建民介绍,在育种上,利用作物的杂种优势正是大幅提高粮食产量的重要途径。一般来说,品种间亲缘关系越远,杂交优势越明显。如果籼稻和粳稻亚种间能育成超级杂交稻,据预测,可以比现有杂交水稻的产量提高15%以上。但籼稻和粳稻之间存在生殖隔离现象,其杂交种上的花粉常表现出不育现象,不能结籽,严重影响产量。
由此,该研究团队在全基因组层面寻找引起这种杂种不育的“罪魁祸首”,最终“锁定”了其中一个效应最大的基因位点。分析发现,该位点由一对独特的基因组成,它们成对出现,其作用就如“破坏者”和“守卫者”。
“破坏者”基因能对所有花粉产生伤害作用,引起花粉的败育;而“守卫者”基因能阻止“破坏者”基因的伤害作用,使花粉正常发育。研究团队进一步详细解析了“破坏者”基因和“守护者”基因在细胞内部具体作用的分子机制。可以说,该研究首次从分子层面阐明了水稻杂种不育的机理,实现了该领域里程碑式的突破。
研究团队就此解开了粳稻和籼稻杂种花粉的不育之谜:这对基因是在亚洲栽培稻的祖先——普通野生稻中进化出来的。后来,经过人类的驯化,这对基因被一部分籼稻继承,而粳稻却没有继承。因此,这对基因在水稻种间或亚种间的分布不均匀,它们相互杂交时,后代杂交种的部分花粉中不携带这对基因,由此引发了杂种不育现象。
万建民表示,利用本次研究的发现,可以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等手段,规避花粉败育而引发的不育问题,从而推进水稻亚种间杂交稻高产品种的培育。相关研究成果7月26日发表在《细胞》上。
《光明日报》(2023年07月28日 12版)
来源:光明网-《光明日报》
关键词:
【科技前沿】光明日报北京7月27日电(记者杨舒)粳稻和籼稻是水稻的两
国信证券获惠誉维持行业最高国际信用评级,惠誉,一汽,电动车,国信证券,
相当于广东的8两,1磅为英美制质量单位,一磅合0 45359237公斤。中国大
我是小前,我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。电脑怎么复制粘贴文字键盘,电脑怎
获取方式:从引导之始赐福点,按下图路线抵达雾林废墟旁边的小黄金树附
最近,随着第一波A6700售罄,有的店铺开始加价1500,单机从9999元到了1
央视网消息:庐山文旅控股集团公众号7月16日发布关于“景区商户台阶泼
新华社“雪龙2”号7月25日电科普:“雪龙2”号轮机部与船上的机器新华
半月谈丨双向奔赴,双城强圈,双城,重庆,成都,川渝,产业带,双向奔赴
江西新闻客户端讯(全媒体记者钟剑桥)据江西气象最新消息,预计台风杜
昭衍新药“囤猴”套牢背后:众股东已套现45亿,昭衍新药,医药
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易佳颖北京报道在数字化的推动下,农产品行业正在进
中国质量新闻网讯近日,安徽省宣城市市场监管局一级调研员管志芳率市局
十年期日本国债期货波动率也升至4月来最高水平。
上期福彩双色球第2023085期奖号为:11、18、23、24、31、33+13,红球奇
天津北方网讯:7月25日,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中国大唐)与
近段时间,预制菜正成为餐桌上的“新宠”。从原料加工到包装、贮存、运
截至2023年7月27日收盘,高伟电子(01415 HK)报收于13 6港元,上涨0 74%
记者从海南控股旗下海南机场集团了解到,日前,《三亚凤凰国际机场总体
仲夏的湖南耒阳,惠风和畅,万物并秀,迎来收获的季节。在日前揭晓的湖
“月儿弯弯,小船弯弯,小船在走,月儿在看……”近日,一首由惠城区文
人民网北京7月26日(记者孙博洋)记者从市场监管总局了解到,24日至25
失业多久可以领取失业补助金?失业补助金一个月能领取多少钱?下面随社保
正值夏季高温天气,山东省威海市城市管理执法监察支队组织干部职工来到
枣庄警方破获特大“网络水军”案
Copyright 2015-2022 北方酒业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:京ICP备2021034106号-50 联系邮箱: 55 16 53 8@qq.com